政策新突破
审判纪要第 83 条显示,虚拟货币拥有网络虚拟财产的部分特性。它属于受《民法典》保护的网络虚拟财产范畴。此规定修正了“924 通知”发布后,众多人所拥有的“虚拟货币及其交易皆为违法”这一错误观念。和“924 通知”相比,它对待虚拟货币的态度更为友好,开启了新的态势。
以往“924 通知”让很多人觉得国内对虚拟货币是完全禁止且没有任何例外的。如今第 83 条改变了这种观点,它给相关的讨论以及案件的处理带来了新的角度,同时也意味着监管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
国际视角参考
在加密货币领域,国际上有众多国家和地区早已采取了相关行动。大约在 2013 年前后,我们对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统计。其中有 15 到 16 个国家和地区,都对加密货币进行了定性并且给予了风险提示,这些行动的时间节点与我国的“2013 年通知”较为接近,前后相差不到半年的时间。
国际上的这些举措显示出加密货币带来的风险得到了全球的重视。各个国家的具体规定各不相同,不过它们都在积极应对加密货币引发的新问题,我国在制定政策时可以参照这些国际上的做法。
审判纪要影响
《审判纪要》不是专门为虚拟货币而制定的。不过,它对虚拟货币未来案件的发展走向有着极大的影响,可被视为国内监管政策的第四个阶段。只是它可能没有受到过多的关注。
在司法实践中,许多法院在“924 通知”之后,当遇到虚拟货币类案件时,就会判定合同无效,这种做法存在不合理之处。《审判纪要》可以改变这种状况,为法官处理案件提供更准确的指引。
执行案件新局面
审判纪要第 83 条已发布。它无法迅速解决虚拟货币执行类案件的执行难问题,不过却为执行工作奠定了基础,开启了此类案件的新局面。
以往的官方文件承认虚拟货币是虚拟商品且具有财产价值,但是却没有价值评估的依据。第 83 条推动了执行案件,有望把价值评估等相关问题解决好,从而促使虚拟货币案件能够得到合理执行。
属性理解难点
网络虚拟财产有确切的司法定义。然而,若要对“部分属性”进行细分,多数法律法官或许都难以做到充分理解,其他法律人士以及普通群众就更难以做到了。
“924 通知”发布之后,这个难点容易让理解产生偏差。有些人为过度解读,觉得虚拟货币及其交易全都属于违法范畴。正因为如此,执行类案件的处理遭遇了阻碍,从而对司法实践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造成了影响。
交易合法性释明
如果不是将买卖虚拟货币作为职业来进行,那么这种行为就是合法的,不会受到法律的追究。大家在遇到相关情况时,可以安心地保存证据。同时,建议对“经常进行”的交易进行解释说明。
当前司法实务存在一些漏洞,部分不法分子利用法院裁判尺度的漏洞,开展经常性的虚拟货币交易。在参考职业放贷人认定标准以阐释“经常性”时,比如在两年内用虚拟货币作为支付工具进行十次及以上的交易,就能够认定具备“经常性”,这有助于对市场进行规范。
你认为未来我国的虚拟货币政策会有怎样的进一步变动?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,欢迎点赞并且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