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货币的发展已经到了现阶段,关于其未来是否会归零,外界有很多猜测。那么,如果真的归零,会有哪些后果?接下来,我会逐一阐述。
归零现象频出
有些数字货币价值归零,例如某些项目方停止了项目,连市值维护也不再进行。那些早期以新概念为招牌的虚拟货币,在泡沫破灭后价格大幅下跌,最终归零。2017至2018年间,许多ICO项目的代币在热潮过后,许多变成了归零币,导致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。
项目不诚信特征
一些不良项目在文案中常用“震撼”、“全球顶尖”等夸大之词,这或许暗示着它们是传销或即将消失的项目。有些项目甚至虚构背景,盗用名人的照片,假冒机构名义。例如,有些项目方随意选用名人照片作为宣传手段,而项目本身却毫无进展,最终走向了失败。
投资者心理与陷阱
尽管投资者对割韭菜的手段有所了解,但仍有众多人投身于“博傻”的行列,对项目的优劣不甚关心,只期待股价上涨。庄家在股价攀升后撤出,总有人愿意接手。过去,一些投资者在精美的项目宣传下投入巨资,最终项目方在高位套现后消失,币值归零。
价格暴跌信号
项目负责人言论不一致,支持者突然改变立场,项目发起者消失无踪,这些现象往往预示着代币市场的大幅下跌。比如某个项目,负责人先前承诺了一系列利好措施却未能实现,随后市场行情转差,那些曾经支持的项目明星纷纷否认关联,结果代币价格随之暴跌直至归零。
政策与归零案例
2017年9月4日,央行联合七个部门,将ICO明确判定为非法融资手段,随之而来的是代币发行与交易活动的全面禁止。在美国,也有类似的监管措施,比如Centra项目被证监会叫停,CTR代币的流通也因此停止,价值归零。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,众多违规的数字货币项目生存空间受到挤压,最终价格跌至零点。
归零后交易与损失
归零后的虚拟货币难以进行交易,一旦被视为商品,其价值归零,投资者难以挽回损失;若视作财产,投资者需自行承担贬值损失,甚至可能需要缴纳税款。这种情况让众多投资者陷入了两难,不仅损失了资金,还可能遭遇税务方面的困扰。
数字货币投资风险极高,归零情况频繁出现。普通投资者如何才能有效规避归零风险?期待大家留言交流观点,同时请点赞及转发此文,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数字货币投资的潜在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