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洲项目搁置
2023年,全球海上风电产业面临困境,尤其在欧洲,情况更为严重。瑞典能源巨头瑞典大瀑布电力公司,终止了在英国140万千瓦的Norfolk Boreas海上风电项目的施工,这一举措令人惋惜。去年,这个项目在政府拍卖中成交价创下了新低,原本备受瞩目,却因经济效益问题停滞不前,这种情况反映了整个行业所遇到的挑战。
项目之所以暂停,并非偶然。近年,供应链费用猛增,全球利率不断上升,这些状况给海上风电这一资金密集型行业施加了极大压力。这些状况使得许多项目无法依照原定计划推进,从而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后果。
全球装机预测
《2023年全球海上风电报告》由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,但报告显示前景并不乐观。欧美国家在海上风电的开发方面已经采取了众多限制措施。根据报告预测,从2023年到2032年,新增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中,仅有33%能在2023年至2027年这段时间内完成建设。这一比例说明,未来的装机建设速度可能会比较慢。
这些政策涉及对土地规划的限制和环保审批的严格规定。虽然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其他利益,但它们同时也对海上风电项目的推进形成了障碍,导致装机容量的增速放缓,使得发展偏离了既定的计划目标。
欧盟装机目标
《欧洲风电行动计划》中确立了安装容量目标。目标设定了2022年的安装容量为2.04亿千瓦,并计划到2030年增加至5亿千瓦以上。为了达成这个目标,风电的安装速度必须从每年1600万千瓦提高到3700万千瓦。尽管目标十分宏大,但所遭遇的困难也不少。
装机目标显著提升,因此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推进大量风电项目。资金投入、技术支持及资源供应面临挑战。当前,海上风电项目的经济收益不尽理想,能否实现目标,仍存在不确定性。
贸易保护抬头
2023年9月,美国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,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列入了所谓的“黑名单”,此举对福特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带来了负面影响。与此同时,欧盟也在探讨对中国风电产业实施反补贴调查。这种保护主义行为引起了人们的担忧。
欧盟尚未找到明确证据证明中国风电行业存在不公平竞争,然而,一旦启动调查,可能会阻碍中国风电产品进入欧洲市场。这样的行为不仅会对双边贸易关系造成损害,而且从长远来看,还可能打乱全球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秩序,对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产生不利影响。
投资失衡现状
全球对清洁能源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,但自2021年以来,增长的大部分都流向了经济发达国家和我国。而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投资相对较少。比如印度,太阳能投资较为活跃;巴西的太阳能装机量也在上升。但许多发展中国家因各种原因遭遇了困难。
利率上升使得项目资金成本增加,政策的不确定性让投资者难以做出决定,电网基础设施的不足影响了电力的输送与使用。这些因素叠加,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清洁能源发展步伐变缓。
可持续发展挑战
联合国发布的贸易与发展报告指出,2022年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呈现积极态势,然而整体投入量仍旧偏低。为了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,每年所需的投资金额超过了四万亿。特别在发展中国家,可持续能源的投入未能满足需求增长的步伐。
国际能源署提到,全球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并不平均,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,资金短缺问题尤为突出。如果不加快调整能源结构,全球能源不平衡的状况将更加严重。这种情况不仅对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,还让实现全球能源转型目标变得更加艰难。
大家对全球海上风电的进展和能源转型中的挑战有何见解?请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,期待在评论区听到您的声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