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人以为地理标志等同于品牌,但这一观点并不准确。打造品牌不仅需要资金支持,还需政府和企业的协作。下面,我将具体说明地理标志若要成为品牌,必须面对的诸多挑战。
品牌形成不易
地理标志和品牌名不是一回事。要创立品牌、推广销售、保护并推动其成长,这些都不是简单能完成的,得付出很多时间、精力和金钱。这过程就像酿酒,需要时间的酝酿和积累。比如,甘肃天水就曾出现过只重视申请而忽略实际使用的现象,用地理标志的企业不多,要把地理标志转化为品牌,面临不少挑战。
品牌成长之路漫长而艰辛,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。一旦放松警惕,之前的付出可能付诸东流。若非持之以恒地投入,地理标志将沦为普通,难以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。
产业发展之难
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地有限,生产规模较小,产量也不多。若品牌价值不能得到提升,行业发展将难以前进。以某些地区的特色产品为例,尽管产量不高,但价格提升困难。农民辛苦劳作一年,收入却很少。企业若利润不足,便不会增加投资,这会导致整个产业发展的受阻。
推动地理标志产业发展,培育知名品牌十分关键。品牌一旦形成优势,便能吸引众多企业加入,形成良性循环,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兴盛。地方政府应增强认识,帮助企业解决难题。
品牌属性特殊
地理标志是一种特定区域的知识产权象征,涵盖了自然条件、历史文化和传统活动等多个方面,形成了该地区的共有财富。这种天然的公共品牌,其塑造过程显然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指导和推动。
地方当局有能力整合资源,并且能够动员各路力量,以促进品牌的发展。以基础设施建设与宣传推广为例,政府的作用是任何企业都无法替代的。唯有政府引领,地理标志品牌方能获得更高的知名度和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。
宣传引导助力
宣传推广对地理标志品牌的成长至关重要。在天水市,相关部门抓住“4·26世界知识产权日”和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等契机,主动推广地理标志。他们希望通过此举,让企业和公众了解相关资讯,增强对品牌的认知。
宣传展示能提高地理标志的知名度和吸引消费者。此举还能加强企业对品牌价值的认识,激发企业参与品牌建设。这样有助于为品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,推动地理标志产业向前发展。
管理体制影响
我国采用的是地理标志的双轨管理模式,这涵盖了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的保护,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农业农村部分别负责的管理体系。这样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对地理标志品牌的成长带来了一些影响。
不同管理体系和流程各不相同,企业在应用地理标志时可能会遇到挑战。为此,地方政府要调动各方资源,简化操作流程,同时引导企业正确运用,推动地理标志品牌更好地发展。
国际推广前景
地理标志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。新西兰的奇异果,得益于政府持续的付出,已经享誉全球。从2021年3月1日开始,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,为双方商标的推广带来了新的机遇。
我国许多地理标志产品已走向国际,这是一个积极的开始。在此过程中,政府的作用极其关键。要想这些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,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。
地理标志变品牌的过程颇为漫长,政府和企业的推动至关重要。在地理标志品牌塑造中,政府与企业哪个作用更大,大家有什么想法?欢迎留言交流。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,一起促进地理标志品牌的壮大!